201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在龙门畈乡党委、政府的高度支持下,县房管局工作队的深入帮扶下,满团村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有关文件精神,全力帮助推进满团村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扶贫帮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龙门畈乡满团村位于横峰县东南部,东临上饶县湖墩乡,距离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该村辖有13个村小组,共530户,2086人;3个党小组,中共正式党员33人,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全村共有劳动人口1330人,其中男劳动力804人,女劳动力526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999.9亩,人均耕地面积0.9亩;林地面积3000亩,该村属丘陵地区。2014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该村是横峰县房管局挂点帮扶,结合“两学一做”深入村民小组挂点,更深入了解更多贫情、民情。全村建档立卡共识别出贫困户54户160人,其中因病致贫24户76人,因残致贫21户58人,因学致贫1户2人,缺劳力5户10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5户22人。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传统农业耕作观念根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艰难。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9亩,且大部分耕地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旱涝不保收,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民脱贫致富难。传统的养殖、种植是村民的生活支柱,生产结构非常单一,群众经济收来源较少,土地抗风险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造成生产受损、生活困难、农民减收、贫困加深、返贫突出。
二是产业发展尚未起步,农民增收难,当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没有产业和发展项目。由于思想保守,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思维观念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加上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机会少,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不到大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没有发展动力。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扶贫工作开展前村小组道路基本没有完全硬化,农田水利设施逐年老化。
四是贫困人口基数大,大部分贫困人口是为因病致贫。全村贫困人口约占全村人口7.5%,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口,致使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即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务工的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
三、脱贫计划 2015年已减贫6户17人,其中全部享受民政低保政策(低保户)进行保障兜底脱贫,同时又和其他贫困人口一起纳入农民合作社,以入股分红模式脱贫,贫困发生率控制在7%以下,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 2016年减贫7户19人,其中6户17人享受民政低保政策(低保户)进行保障兜底脱贫,同时又和其他贫困人口一起纳入农民合作社,以入股分红模式脱贫,贫困发生率控制在6%以下,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 2017年计划减贫37户113人,预留6户19人2018年脱贫,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实现全村脱贫。
四、脱贫措施
(一)、保障脱贫
1、低保救助帮扶: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168人其中低保贫困户42户,119人已享领取低保金64人,针对一些贫困户人群中无劳动能力的人向民政等政府职能部门申请保障救助帮扶,其中2015年已脱贫6户,17人;2016年脱贫6户,17人;2017年脱贫26户,72人:计划2018年脱贫6户,19人。
2、医疗救助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看到因病治贫的贫困户数较多,我村实施了“大病关爱+民政救助”计划医疗扶贫项目,因病致贫户享受除医保报销外,由乡、村进行再申报,使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同时每年定期为因病贫困户实行送医上门服务,让因病致贫户享受家庭医生服务,开设绿色就医通道解决一些因病致贫困户从中脱贫。
(二)、智力脱贫
1、加强生产技术培训:邀请县、乡、村果业技术人员,每年对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和专业指导,年培训30人次以上,使每家每户至少有1名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员;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医院所需护工、优先在我村招收一些贫困人口进行护工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按排到全县各个医院务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快进程;
3、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结合帮扶单位定期对本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村民之间的相互沟通。
(三)、产业脱贫
1、结合满团村资源环境,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满团村“一村一品”产业将以农民持续增收为出发点,做大做强以龙虾养殖,金丝黄菊、黄桃、中药材种植为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种养、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业化走上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2、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到户
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以龙虾养殖,金丝黄菊、黄桃种植等为主导,倾力打造“特色种养”养殖种植示范基地。2015年养殖龙虾80余亩,金丝黄菊种植60余亩,黄桃种植110余亩,郁金香种植130余亩。
3、2015年以干部携资的形式入股,2016年、2017年我们将继续入股有一些有实力有潜力的合作入股,实行企业化运作,扶持培训贫困人群的技术队伍,解决劳动力不需向外输出而在家务农的问题。
4、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宣传培训,结合阿里巴巴村淘宝网培养业务人员从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挑选。一些有头脑有知识的年青人进行电子商务业务知识培训。将于2016、2017两年建一家电商服务网点,打造“原生态品牌”促进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推动本地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四)、基础设施脱贫
2017年,1、我村完成了自然村公路及巷道硬化全覆盖;2、完成了网络户户通全村覆盖,解决所有贫困户的网络信息化;3、实施了亮化工程。一半自然村公路两旁安装路灯;4、实施了全村绿化。主街道内栽植行道树120余株,自然村道路栽植行道树600余株。
(五)、秀美乡村建设
1、开展了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设立固定垃圾点1处,聘请公益性岗位20名。
2、提升群众文明水平。制定乡规划民约,加强对群众的教育管理,爱护村庄环境卫生,争做文明村民。
3、建档立卡贫困户“七改三网”全覆盖。
4、加强公共服务建设
(1)、村卫生室建设。完善6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
(2)、村级活动场所建设。2017年对原村部进行修缮,建成200平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3)、老年活动室建设。2017年建成老年活动室,并配专人进行管理。
(4)、农村危旧房改造。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68户,其中2015年实施10户,2016年实施17户,2017年实施41户。
(5)、全村饮水工程全覆盖,2017年解决860人的饮水问题,确保100%农户饮水问题。
(6)、修建3条污水网管的铺设,自然村排水渠现已基本健全。
五、保障措施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组织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打造“学习型、团结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的“五型”班子,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群众与干部的关系,提高党在群众中的绝对威信,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引领全村群众以百倍的信心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 2.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全面落实省、市、县各级关于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扎实认真的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帮扶工作队要深刻认识帮扶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履职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精准扶贫同“双联”行动结合起来。将“双联”行动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推进“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借助联村单位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优势,切实做好联系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工作,驻村帮扶工作队要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破解瓶颈、加快脱贫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