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发展规划 > 发展规划

江西省“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发布单位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成时间 2013-03-20 08:33: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索 引 号: E23030-0301-2013-0004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发布人
 

江西省“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做好我省“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我省“十二五”时期碳强度下降目标,促进全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本规划是按照《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要求,依据《江西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江西省“十二五”新能源发展规划》、《江西省“十二五”节能专项规划》、《江西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江西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江西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专项规划,结合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实际编制而成,是未来五年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全省上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行动纲领,是未来五年实施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

一、气候变化事实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一)气候变化事实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省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观测事实表现为:

温度上升趋势明显。1961年到2010年,全省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80,其中1984年以来升温趋势更明显,到201027年间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35。全省年平均最高气温呈微弱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冬季变暖的趋势更明显,平均气温上升了1.35,近20年来暖冬出现频繁。
   
降水量呈略增多趋势。1961年到2010年,全省年降水量呈略增加趋势,但年降水日数则呈减少趋势,平均每十年减少6.9天。2000年以来降水日数明显减少,年降水日数减少了15.0天,强降水事件增加。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极端高温事件呈多发趋势;旱涝灾害更加频繁,且强度增强;台风频次增多影响范围增大。

(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2009年我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26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约为17500万吨,占排放总量的67%;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温室气体约为58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排放总量的23%;农业甲烷约排放105万吨,折合22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排放总量8%;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约排放甲烷21万吨,折合4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2%。扣除全省当年森林碳汇总量约为350万吨二氧化碳,实际排放总量约为256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二、“十一五”主要工作及成就

(一)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建立

2008年省政府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问题,制定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组织实施我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省发改委设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处,明确了工作职责,组建了省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库;2007年成立了江西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2009年成立了江西省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2010年成立了江西省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形成了由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省发改委归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地、各行业广泛参与的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制。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不断提升发展理念,完善产业政策,转变发展方式,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跨上新台阶。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1978年的41.638.020.4调整为2010年的12.854.233.0,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房地产产业蓬勃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机械、信息、电子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行业迅速壮大,支撑作用日益明显;电信、旅游、信息服务等行业取得长足发展。这些产业结构的变化,大大增强了经济发展中的节能效益。

(三)能源结构得到优化

由于我省缺乏一次性能源,50%的能源需要从外部调入,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超过70“十一五”期间,我省十分重视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电、水电、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8.4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9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南昌厚田沙漠2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已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已开工建设,川气东送入赣工程已经建成通气,南昌垃圾发电厂和丰城煤矿瓦斯发电厂已投入运行。

(四)节能降耗及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1.06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0.845吨标准煤,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同时,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60.05%提高到2010年的63.1%。到2010年,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19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1516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6.9%,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五)低碳发展得到积极推进

2010年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南昌为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同时我省选择了资溪、婺源、浮梁、芦溪、大余、分宜、共青城、贵溪、袁州区、吉州区十个县(市、区)开展省级低碳发展试点工作。在全省各行业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推进了低碳型社会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举办了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积极推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六)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法规。一是在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出台了《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江西省森林条例》等;二是在促进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方面,出台了《江西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节约的若干意见》、《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等;三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管理方面,出台了《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归口管理的通知》、《江西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管理实施细则》等。上述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发布,为增强我省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围绕“用科技创新助推低碳发展”的要求,以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抓手,着重从资源环境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等方面推动我省的低碳发展。以主攻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中心任务,以创新型企业为实施主体,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主要抓手,以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和优势创新团队为重要支撑,大力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10年底,全省组建了国家级研发平台3个、国家科技城1个、国家高新产业特色基地3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5个,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组建了光伏材料、半导体发光材料、陶瓷材料、鄱阳湖生态等相关优势创新团队26个;培育了国家级创新型和试点节能减排低碳产业企业8个;组建了光伏、陶瓷、锂电、电瓷、实验动物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6家。

三、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一)减缓气候变化方面

我省仍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阶段,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仍将继续增加,实现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的目标压力较大。

——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我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加快发展是长期面临的重大任务。目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综合利用率还有待提高、能源消耗较大;“两高一资”产业占有较大比重,产业层次较低、集聚度不高、产业链不长,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挑战,给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带来了压力。

——在能源结构上,我省能源消费以煤为主,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煤炭、原油、水电比例分别为74.4%、13.7% 、4.8%,此外还有1.0%的天然气消费,没有达到“十一五”规划设定的煤炭占比下降到70%左右的目标。能源开采、供应与转换、输配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能源终端使用技术较差,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难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同时,在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发展程度上,调整能源结构存在一定困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困境,使得在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方面面临巨大压力。

——在产业结构上,我省正在加快钢铁、有色金属、有机硅、多晶硅、氟化工、水泥等资源型高耗能产业发展,将增加节能降耗工作的压力。

——在公众生活消费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家用电器等高能耗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得电力、能源的消费增速过快,给电力、能源的供应带来了压力。

(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

我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和气象灾害频发的农业大省,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面临较大挑战。

——农业。我省是农业气象灾害重发地区,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大。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生产条件,转变生产方式,完善农业疫病防治体系,有效控制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我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提高我省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和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林业。我省森林结构较为单一,树种结构、林龄结构不合理,脆弱度比较高。由于气温上升,使乡土树种等林种失去原来的生长环境,引起森林结构和布局调整,导致森林系统不稳定性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尤其是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使全省森林遭遇严重破坏,更加削弱了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再加上我省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和山林火灾应急体系尚不健全,对提高我省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带来了挑战。

——水资源。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兼顾当前与长远、防洪与抗旱,建立调控有力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流域综合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在发挥河流功能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河湖生态系统,以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对进一步做好水利工作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鄱阳湖湿地。鄱阳湖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对于维护长江下游生态环境协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气候变化,加上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工业、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致使鄱阳湖湿地水质污染加剧、生物资源被过度利用,湿地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鄱阳湖越冬栖息的候鸟种群数量略有减少,湖区沙化土地面积有加大趋势,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防灾减灾。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年来我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如暴雨、干旱、冰冻、台风等,及次生衍生灾害如山洪、泥石流、滑坡、森林火灾等呈现加重趋势。政府部门开展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应急响应、抗灾救灾、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面临更大的困难和压力,对救援队伍建设、救援物资储备和调运等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支撑,以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低碳环保意识为抓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遵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省情,转变发展方式,突出重点领域,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我省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挑战。

2.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要在强化能源节约和结构优化,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实施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要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和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统一部署,整体推进,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4.坚持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并行的原则。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引进和利用碳吸收技术,积极推进在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高清洁发展水平。

5.坚持公众参与、共同行动的原则。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行动。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企业应发挥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的主体作用,公众应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公众为基础的全社会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局面。

(三)主要目标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成效明显,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提高,相关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不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机构和体制不断完善。到2015年,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充分发挥以市场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严格执行产业政策,落实行业准入条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到2015年,全省万元GDP能耗较2010年降低16%、碳强度下降17%
  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201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下降到65.2%,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上升到24.8%,非化石能源在我省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

积极优化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结构,推广低排放、高产水稻品种和低碳栽培等技术,加强对畜禽废渣、污水及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加大沼气利用力度,控制甲烷、氧化亚氮排放增长速度。

继续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工程和政策措施,确保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5亿立方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到2015年,实施林业碳汇造林50万亩,森林碳密度提高到1.89/亩,森林总固碳量达到2.91亿吨。

2.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完善多灾种的监测预警应急机制、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防御机制,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减少灾害损失。到2015年,建设全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系统、省市县三级公共气象服务网络,气象信息覆盖率在95%以上,公众满意率在90%以上,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平均比例下降到3%以下。

采取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调整种植制度、选育抗逆品种、开发生物技术、普及推广使用设施栽培和科学灌溉技术等适应性措施,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到2015年,完成70%以上大型灌区和50%以上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省农业灌溉用水系数达到0.50

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维护生物多样性,使全省90%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到2015年,林业自然保护区(含保护小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9%,森林公园面积达3.2%以上。

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和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增强水利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保障能力。到2015年,防洪减灾综合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河流重点河段、鄱阳湖区重点圩堤、1-5万亩圩堤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基本消除现有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安全隐患;建立山洪灾害防治体系。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初步形成,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显著增强;重点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干旱易发区、粮食主产区应急抗旱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及抗旱减灾体系。初步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000平方公里以上。初步建立河湖及地下水生态保护体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及重要河湖的生态环境用水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修复;地下水超采状况得到有效遏制。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等监测体系基本建立,水利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防汛抗旱指挥调度、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3.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得到不断提升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能力建设,提高对气候变化的监测、预估能力,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到2015年,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生态环保的整体科技研发水平和决策能力有显著提高,为有效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国内国际技术合作,大力推广适应性技术。到2015年,力争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农业、林业等适应技术广泛推广,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4.公众意识与管理水平得到明显增强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基本普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增强防范气候灾害的意识和能力,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完善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机制,在编制重大规划、制定相关产业政策、项目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到2015年,建立并形成与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适应的、高效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

“十二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指标

指标

2010

2015

年均增长

属性

全省生产总值(亿元)

9435

18000

11以上

预期性

人均生产总值(美元)

3133

6000

10.5

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35以上

[35]

预期性

全省总人口(万人)

4467.6

4650

0.78

约束性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

[20]

[17]

[17]

约束性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20]

[16]

[16]

约束性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4.7

10

[5.3]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63.1

63以上

持续稳定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4.45

5

[0.55]

约束性

森林碳密度(吨/亩)

-

[1.89]

-

预期性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67.8

85以上

[17.2]

约束性

城镇生活拉圾无害化处理率(%

51.6

80以上

[28.4]

约束性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45

0.5以上

[0.5]

预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

[30]

[30]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万亩)

4300

4300

持续性

约束性

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

6.9

9

[2.1]

预期性

注:[]为五年累计数

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任务

(一)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

1.有序开发水电。把发展水电作为促进我省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我省丰富的水力资源,加快水电开发步伐,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资源,积极推进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和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程,启动农村水电增效减排工程。通过建设峡江水电站4×9万千瓦机组、洪屏抽水蓄能电站4×30万千瓦机组、石虎塘水电6×2万千瓦机组和井冈山13.8万千瓦机组等项目,2015年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到497万千瓦。

2.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发展核能。重点开发鄱阳湖地区风能资源,建设长岭、老爷庙、大岭等一批环鄱阳湖区域和高山风电场,建成2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至2015年底,我省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80万千瓦;重点实施光伏产业建设工程,到2015年,高纯硅料达到4万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达到1万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200兆瓦;积极推进江西彭泽核电厂一期工程2×125万千瓦压水反应堆机组和万安烟家山核电站一期工程2×125万千瓦机组建设。

3.大力推广天然气利用。建设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支线项目和省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建成辐射所有设区市中心城区的省内城际输气管道及沿线县城供气管道,配套建设天然气储备设施及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母站,实施城市燃气工程,新增设城市和县城供气能力180万立方米/日,扩建和改造管网2800公里。

4.推进生物质能源发展。以生物质发电、沼气和液体燃料为重点,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研究和开发生物质能源转换可燃气体等高品位能源产品的技术,建设以光皮树为主的林木生物质能源基地26万公顷。加快推进生物柴油、非粮燃料乙醇生产项目建设,建设年产10万吨东乡县非粮燃料乙醇项目,年产10万吨井冈山市非粮燃料乙醇项目和年产10万吨万载县非粮燃料乙醇项目。

5.加快地热和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基本查明地热资源和浅层地温能,新增地热水开采量2410万吨/年,大力推进地热产业发展。推广浅层地温能在建筑供暖制冷方面的利用,建设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34个,力争建筑供暖制冷利用浅层地温能的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

6.推进特高压电网入赣工程建设。通过建设武汉-南昌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陈龙-新余直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打通与我国大煤电、大风电等能源基地的通道,转输煤为输煤输电并举,优化我省能源结构。

(二)提高能源效率,抓好节能降耗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投资管理,严把土地、信贷关,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有效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按国家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高耗能能效限额标准要求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工程,继续淘汰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电力、煤炭、造纸、印染、氮肥、制糖、啤酒、皮革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产能。制订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的具体工作方案,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分解到省政府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制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目录,继续实施废旧家电以旧换新,加快淘汰老旧铁路机车、汽车、船舶和农业机械。各地区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制定范围更宽、标准更高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不应低于“十一五”水平。

2.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支持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建设一批节能工程项目,充分利用工业企业余热余压,集中供热供冷,开展工业锅炉窑炉改造,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烟尘的排放。

3.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加快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实施水污染治理工程,大力实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建立节能监测体系:建立涵盖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共1000家重点用能单位,覆盖11个设区市、100多个县(市、区)的省、市、县三级能源利用状况监测预警系统,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监控,做好节能预测预警工作。

完善节能统计体系:加强各级能源统计队伍建设,完善能源指标体系,提高能源计量和统计能力,进一步改进能源消费核算方法,建立建筑、交通、公共机构节能统计体系。

增强节能监察能力: 全省11个设区市政府组建节能中心或节能监察机构,县级政府基本建立节能监察机构,增加人员编制,配备热参数、电参数测试仪器、实验室设备与执法监察设备,提升各级节能监察机构执法水平,基本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

完善节能标准标识体系:配合国家制(修)订和执行各类标准,如高耗能行业和轻工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标准、节能服务标准、能量系统优化标准、能源动力系统经济运行标准、能源计量、监测、统计等基础标准。

加大节能培训和节能信息传播:建立节能培训体系,开展“百千万节能人才培训”,提高省、市、县三级节能工作主要负责人、政府主要工作人员和节能监测监察人员、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人员节能管理能力。

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进一步壮大,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使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重要方式之一,蓄热式燃烧技术、高压变频技术、高效节能照明产品等得到普遍推广。到 2015年,节能服务公司的数量达到100家,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人数突破1万人,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节能项目形成的节能能力达到200万吨标准煤。

4.加快火力发电和传输的技术进步。优化火电结构,提高发电效率,加快淘汰落后的小火电机组,适当发展以天然气、煤层气为燃料的小型分散电源;采用高效洁净的发电技术及热电联产装置,大力发展单机60万千瓦以上超(超)临界机组、大型联合循环机组;建成景德镇电厂、九江电厂四期、贵溪电厂三期、安源电厂等一批上大压小火电项目;加强电网建设,采用先进高效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降低输、变、配电损耗。

5.大力发展煤矿煤层气回收利用产业。规划一批新井和储配煤项目,将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作为加快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甲烷排放。

(三)加大技术研发与应用,发展新型工业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促进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废物、公路垃圾等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支持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煤炭、石灰石等矿产共伴生矿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推动秸秆、废弃木料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打造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2.强化钢材节约,优化钢材品种结构。进一步贯彻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鼓励用可再生材料替代钢材和废钢材回收,减少钢材使用数量。合理控制产能规模和低端钢材总产量,优化钢材品种结构,提升高附加值。强化钢铁生产节能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能力,促进企业联合重组,使钢铁工业向做大、做强方向转变。降低铁钢比,减少铁前物料和能源消耗。提高高炉炼铁喷煤比,优化企业用煤结构。优化高炉炼铁炉料结构,提高球团矿使用比例。采用连铸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技术,促进轧钢工序节能。推动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等二次能源高水平回收利用,实现零放散损失。继续推进干熄焦、转炉煤气干法除尘、高炉煤气干式炉顶压差发电等“三干”技术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烧结机余热发电、转炉煤气余热发电等余热回收技术应用比例。

3.进一步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充分利用余压余热发电,鼓励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添加工业废渣,扩大散装水泥供给。合理调控水泥行业生产能力和产量,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水泥企业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比例提高到90%以上,推进水泥粉磨节能技术改造、日产 2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节能改造以及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和污泥等工作。

4.全面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打造新型低碳建筑业。大力推广节能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倡导建筑材料节约。进一步推广包括节约建筑材料的“四节”(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建筑,积极推进新型建筑体系和新型环保节能建筑材料的应用,推广应用高性能、低能耗、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同时加强建筑、商用和民用领域节能,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完善覆盖城乡、不同建筑类型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农村建筑节能标准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

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鼓励各地采用更高的能效标准,强化施工阶段标准执行情况监管。开展绿色建筑示范。实施“暖房子”工程,引导做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严格执行夏季、冬季空调温度设置标准。推行住宅产业化。加强城市照明管理,严格控制装饰性景观照明。

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稀土节能灯等高效荧光灯类产品、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及电子镇流器,减少普通白炽灯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灯,实施照明产品能效标准,提高高效节能荧光灯使用比例。

扩大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比例,推广基于吸收式热泵的供暖技术。引导和推动现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改造既有居住建筑200万平方米以上。继续推进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选择适宜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优化用能系统运行,全省改造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200栋。扩大节约型校园建设,建设节约型校园10所以上。开展现有农宅改造试点示范工程。加大机场、车站、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和路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综合节能改造。

5.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实施科技创新重大工程,着力发展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的光伏、风能核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提高经济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培育100个创新型企业,实施100个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1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办好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组建10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改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农业排放

1.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力度。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推广化肥和农药合理使用技术,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全面提升地力,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选育低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水稻半旱栽培技术,采用科学灌溉技术,研究和发展微生物技术,有效降低稻田甲烷排放强度。

2.改进生产生活方式。推广省柴节煤灶和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结合农业产业化、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发展,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提高沼气池利用效果和效率。淘汰落后农业机械和渔船装备,加强节能检测与维修保养。加快排灌泵站更新改造步伐,提高固定作业的农机电力驱动比例。

3.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加大大中型畜禽养殖场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大力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建设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和生活污水等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推广各环节的低碳技术,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五)推进生态工程,提高碳汇能力

1.大力实施植树造林绿化建设。全面加快推进山区绿化、平原绿化、城市绿化、绿色通道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生产环境,大力开展“森林十创”活动,重点建设省会南昌以及赣州、宜春、抚州等一批设区市城市森林工程,精心打造江西青山绿水的品牌。

2.全面实施生态公益林及天然阔叶林保护工程。严格执行省人大《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决议》,禁伐天然阔叶林,建立科学有效的公益林管护机制,完善公益林补偿机制,逐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加强木材流通加工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因自然灾害、征占用林地、毛竹低改、公益林抚育更新等采伐天然阔叶树的审批工作。鼓励营造人工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不断提高阔叶树木材碳汇能力。

3.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在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森林生态地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天然林区、重要湿地区域、五大河流及主要支流源头等重点生态地区,选择建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建设珍稀野生动植物救护工程,使全省的国家、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天然湿地和天然阔叶林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江西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代表与典型性的种质资源,以植物为主,兼顾生物种质资源,为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及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4.加强湿地资源保护。重点建设以国际及国家重要湿地、各级湿地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格局的湿地保护体系。实施湿地恢复、污染控制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遏制自然湿地面积的减少。同时,加强湿地生态监测(特别是鄱阳湖湿地与候鸟监测)、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建设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全面提升湿地保护、管理和综合利用水平。启动鄱阳湖湿地保护补助试点,探索建立全省范围内实施湿地保护补助机制。

5.提高森林碳汇研究能力。加大碳汇能力基础研究,开展全省现有森林、湿地的总碳储量核算,摸清全省森林碳汇本底,定量评估林业生态建设贡献。构建全省森林资源碳储量数据库,绘制全省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分布图,为长期监测与评价、发展碳汇林业提供科学依据。建设覆盖全省天然林、人工林、湿地与沙化土地等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定位观测站网”,启动林业碳汇监测体系研究。开展低碳林业技术研究,加快技术成果转化,重点推广应用高效固碳树种选育与扩繁技术、油茶间作套种复合经营技术、林下经济经营技术和木质剩余物生物与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等。

(六)继续推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逐步建立碳交易市场

1.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继续推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提高企业参与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公众对绿色低碳发展认知度,提升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水平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服务企业加快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钢铁、冶金、煤炭、火电、水泥、化工以及农业、林业、交通、建筑、市政工程建设等行业的广泛开展,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2.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的要求,有序引导市场开展自愿减排交易活动,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碳减排活动的积极性。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做好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筹备工作。

(七)推动试点示范,引导绿色低碳发展

进一步推进南昌市、景德镇市和赣州市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和资溪、婺源、浮梁、芦溪、大余、分宜、共青城、贵溪、袁州区、吉州区等十个省级低碳试点县(市、区)的建设。通过试点,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培育一批低碳试点企业和园区;在冶金、化工等能源资源消耗高的行业中选取一批企业开展低碳示范;引导建立低碳消费模式。以此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转型。

(八)编制排放清单,开展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和考核

1.按照国家发改委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要求,完成我省2005年和2010年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城市废弃物处理等领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确保我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完整性、准确性。建立和完善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核算和考核体系,下发各行业、各市县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2.逐步建立温室气体浓度监测网。在我省典型地区开展温室气体监测,掌握温室气体浓度动态变化和时空分布,逐步建成我省温室气体网络化监测系统。“十二五”期间初步建设南昌市、新建县和庐山三个站点,分别监测城市、郊区和大气本底的温室气体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布网监测奠定基础。通过监测站网建设,逐步建立城市温室气体、气溶胶等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大气成分数据库,为政府提供应对气候变化决策依据和服务产品。

减缓气候变化重点工程

1.新能源建设重点工程  

核电:推进彭泽帽子山核电站一期工程2×125万千瓦机组和万安烟家山核电站一期工程2×125万千瓦机组建设。

水电:建成峡江水电站4×9万千瓦机组、洪屏抽水蓄能电站4×30万千瓦机组、石虎塘水电6×2万千瓦机组和井冈山水电13.8万千瓦机组等水电项目。

风电:建成老爷庙4.95万千瓦机组以及皂湖、吉山、蒋公岭和九岭山等一批环鄱阳湖区域和高山风场,建设一批绿色能源示范县。

电网:建成上高锦江等500千伏变电站7座,扩建梦山等500千伏变电站4座;建成井冈山茨坪等220千伏变电站62座、开关站2座;扩建王舍等220千伏变电站25座。

天然气管道:建设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支线项目和省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建成辐射所有设区市中心城区的省内城际输气管道及沿线县城供气管道,配套建设天然气储备设施及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母站。

2.能源节约重点工程

重点节能改造工程:继续实施锅炉(窑炉)改造、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项目,推动企业加大节能改造力度。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大高效节能家电、汽车、船舶、照明产品等推广力度,鼓励各级财政实行再次补贴,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加大省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

节能能力建设工程:在能源计量、统计和节能监测、监察、预测预警等方面,全面加强队伍、装备、信息化等能力水平,基本形成高效、协调的节能管理体系。

3.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程  

光伏产业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实施万吨级高纯硅料工程、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规模化工程、薄膜电池产业化工程、太阳能发电示范工程、光伏配套工程。

有机硅产业工程:依托星火有机硅产业基地,重点推进中国蓝星集团年产40万吨有机硅一体化项目、星火有机硅30万吨扩建项目。

新动力汽车产业工程:依托江铃集团、昌河汽车、上饶客车、安源客车、芦溪中科光伏、江特锂电、赣锋锂业、孚能科技等企业,推进校企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促进转型升级。  

航空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推进南昌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景德镇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南昌航空工业城和景德镇、九江直升机产业园,形成大型商用客机大部件研发与生产能力,扩大教练机、通用机、直升机、无人机及航空转包生产规模,提升航空设备、材料、零配件加工配套能力及试飞、维修、培训等保障能力。  

生物产业工程:重点实施中药现代化工程、药物创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工程、微生物制造工程。

半导体照明产业工程:围绕完善半导体产业链,重点发展半导体照明材料、芯片、封装、应用、配套关联产业,实施硅衬底发光二极管材料与器件产业化项目、液晶显示背光源用高亮度片式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半导体照明外延芯片、半导体器件产业化和光电LED氮化镓纳米线外延片及芯片生产等重大工程项目。

电子信息工程:重点实施液晶显示屏及部件工程,手机整机及零部件工程,片式、陶瓷等新型电子元器件工程,测量、医用等光机电一体机工程,笔记本及零配件工程,光盘等光电存储设备工程,电话等通讯设备工程、应用软件工程、节能环保家电工程。

4.现代服务业重点工程  

重点景区(点)质量提升设施建设工程:加强重点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00个重点旅游景区(点)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普遍提升。

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二期建设工程:开发建设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东固革命根据地、'98抗洪精神教育基地、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秋收起义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地方文化旅游建设工程:以赣鄱文化为中心,以各地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建设一批充分体现各地方文化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文化创意产业工程:推进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意基地、南昌综合型创意产业基地及传统书画艺术基地、共青城奥特莱斯现代服务产业基地、赣州民间工艺创意基地、萍乡网络游戏与动漫基地、抚州传统工艺基地和油画艺术创意产业园、《牡丹亭》影视创意基地,使我省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产品原创基地、企业孵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国内外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物联网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物联网应用基础框架,开展物联网应用技术研发,争取在无线传感网络(WSN)、无线射频识别(即电子标签,RFID)和应用支撑平台(中间件)等关键技术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积极参与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在智能水利、智能交通、绿色农业、生态感知、能源感知、环境保护、生态旅游、智慧医疗、公共安全等领域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物流服务大通道建设工程: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中心,实施一批物流中心、物流园项目,形成赣北(南昌、九江)、赣东北(上饶、景德镇)、赣东南(鹰潭、抚州)、赣中南(赣州、吉安)、赣西(新余、宜春、萍乡)五大物流服务大通道,构建支撑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服务全国的现代物流体系。

5.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废物、公路垃圾等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支持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煤炭、石灰石等矿产共伴生矿和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动秸秆、废弃木料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打造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推进萍乡、鹰潭、新余、龙南、丰城等一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废旧金属、废弃电子器件、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的循环、规模和高效利用。

循环化、生态化改造:在重点园区或产业集聚区进行循环化、生态化改造,完善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各级各类园区均建成省级生态园区,创建10个以上国家级生态园,分三批建成200个以上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在县县建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基本实现工业园区都建有达标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工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及鄱阳湖周边乡镇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六、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1.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面推进农田灌溉“润田工程”建设,完善水利灌排设施条件,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粮食单产水平。全面实施完成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任务,加快中小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步伐,提高粮食主产区的灌排能力。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重点,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灌区灌排渠系、雨水集蓄利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等田间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小塘坝、小水池、小堰闸、小泵站和小渠道“五小”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

2.推进农业结构和种植养殖制度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在生态环境可承载条件下,大力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建立健全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体系,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优势水产区域化布局和渔业产业化经营,巩固发展以“四大家鱼”为主的常规渔业,加快发展鳗鱼、虾蟹、鱼、珍珠、龟鳖等特色渔业,建设供港淡水鱼养殖区。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加快油茶、毛竹、森林食品与药材、生物质能源林及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特色产业发展。

3.加强适应气候变化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发展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力争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生物技术、病虫害防治、抗御逆境、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继续实施“种子工程”。

(二)加强林业基础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1.制定和实施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法规规章,为提高森林和其它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法制化保障。

2.优化森林结构,增强适应能力。加强主要造林树种种质资源调查和保护,加大林木良种选育和应用力度,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良种苗木培育,提高人工林良种使用率。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合理选择造林树种,增加乡土树种造林比例,科学配置林种,优化造林模式,提高造林质量,构建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改善森林健康状况。

3.健全全省森林防火应急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重点建设全省森林防火应急平台、指挥调度系统。“十二五”期间,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步伐;设置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和可燃物因子采集站;加快建设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重点治理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90%以上。

4.健全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测报和防控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测预报网络体系,扩大监测范围,提高测报准确率。“十二五”期间,建设和完善县级防控服务设施,建立基层监测点,组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伍,建设我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中心和全省森林网络医院体系,提高综合防控能力。

(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1.强化水利安全保障。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水利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峡江、浯溪口等水利枢纽工程,积极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新建白梅等一批大中型水库。加快推进中小河流和主要支流治理、鄱阳湖和“五河”干流主要圩堤及病险水库、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强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设防中心城市防洪标准;推进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实施河湖疏浚、尾闾河道整治工程。加强水文测站建设,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等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抗旱水源工程和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建设和改造。

2.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积极推进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水资源调度和配置,建立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加强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确保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和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化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和水资源论证的管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农业及工矿企业等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尝试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和完善全省水资源监督监测站网,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水环境保护,加强地下水保护。

3.加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加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赣江上中游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工程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等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实施革命老区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南方崩岗综合治理工程。开展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侵蚀沙地治理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和防治面源污染水土保持等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提高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能力。

4.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缺水区以及血吸虫疫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其次解决深山区、库区移民和饮用污染问题,全面解决全省1179万农村居民和22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形成城乡连通的供水网络,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5.强化农村水环境整治。率先在河网密集、人口稠密、排水不畅、水污染严重的地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与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以水库、山塘水体污染整治,河道、沟渠疏浚沟通及水环境生态修复,自然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等项目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逐步实现农村沟渠门塘疏浚、水系基本连通,防洪、灌溉及排涝能力明显增强,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四)健全卫生体系,保障人民健康

1.加强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突破传统公共卫生运行机制模式,加强卫生与气象等相关部门合作,加强气候影响污染物的生成和分布研究;建立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监测网络,积累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相关的基础数据;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心脑血管病、中暑、呼吸道等疾病和意外伤害等事件的发生发展影响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对疟疾、登革热、血吸虫等疾病传播媒介的变化研究,强化手足口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病原体产生环境及防控技术研究。

2.加强和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完善健康危害预警系统、应急预案和干预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医疗救治能力、防疫防病能力、心理应对能力。加强二甲医院标准化、职业病防治体系、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体系等重点工程的建设。

3.普及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疫病防御的意识;广泛开展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生态文明村等创建活动,倡导健康、环保、节约的绿色生活方式,改善公共机构和社区生活卫生环境;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切断相关疾病传播途径;加强对儿童、老人、孕妇和敏感行业作业人群的保护,切实增强公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五)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1.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建设。实施鄱阳湖流域气象灾害应急示范工程,提升分行业、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信息发布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促进全社会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2. 加快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公众气象服务保障系统、现代农业发展气象服务保障系统、高速公路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城市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等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基本建立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3.加强我省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建设。完善气候变化研究与业务平台;建立我省气候变化综合监测站网,掌握我省不同环境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完善风能、太阳能监测网络,开展我省气候能源总量和分布评估服务;加快鄱阳湖气候与生态遥感监测中心建设,开展我省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和评估服务。

4.改造我省91个基层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赣州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和3个人工增雨重点作业区,加快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实施城市降温、道路消雾,提高我省防灾抗旱能力,改善我省生态环境。

适应气候变化重点工程

1.农业、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新增百亿斤优质稻谷生产能力工程:重点实施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沃土工程、良种推广工程、高产创建示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水源和灌溉工程、农业保障服务工程等重大工程,十二五期间改造中低产田1600万亩、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1000万亩、新增耕地40万亩,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6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50亿斤。

造地增粮富民工程:新开发复垦宜耕未利用土地40万亩,新增有效耕地面积30万亩;整理耕地70万亩,新增有效耕地面积2万亩。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整治农村土地230万亩,其中建设基本农田180万亩,新增耕地20万亩,提高粮食产能5.5亿斤。

农村供电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支持条件适宜地区发展大型沼气发电和小水电,推广光伏发电、小风力发电、微水电等小型电源。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户用沼气、小型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新增户用沼气用户47万户、小型沼气工程3360处、大中型沼气工程870处。

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和生活污水等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建设农用残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和生活垃圾等无机废弃物收集转运工程,配套开展村庄硬化绿化。

2.林业建设重点工程

林木良种工程:建立起完善的林木良种基地体系,新建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4个、省级林木良种基地7个,省级林木良种基地面积达到6.6万亩;新建良种苗木繁育基地6.8万亩。完成11个设区市和80%的县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标准化建设。加强珍贵、稀有、濒危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全省建立7个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建设规模4000亩;新建1座省级中心林木种子低温贮藏库。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加快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基础实施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拯救和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其它级别保护区19处;新建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20个,省级监测站点30个,监测点150处。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体系建设,新建3处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加强鄱阳湖地区及五河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建设23个湿地自然保护区、40个湿地公园,恢复各类湿地面积150万亩,建设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区20个;建设江西省湿地监测中心及26处湿地监测站点,建立鄱阳湖湿地研究中心。

林业碳汇林工程:开展碳汇造林试点50万亩,建立全省碳汇监测评价体系。

森林经营工程:实施中幼林抚育2800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2500万亩;培育珍贵阔叶林资源30万亩。

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巩固长江流域、鄱阳湖地区以及东江源头生态建设成果,加快国土生态屏障建设步伐;治理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区以及矿区等生态退化区,加快生态修复进程,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完成重点防护林建设营造林任务16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350万亩、低效林改造800万亩、封山育林450万亩。

退耕还林工程:继续实施退耕地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后续产业。对20012006年度工程实施的造林地补植补造200万亩;退耕地还林50万亩,宜林地造林150万亩,封山育林300万亩。

3.水利建设重点工程

重大水利枢纽工程:积极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进程。建成峡江和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  

防洪减灾工程:实施万公里标准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实施鄱阳湖和五河重点河段防洪整治工程、五河尾闾疏浚工程以及纳入全国规划的222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善城镇防洪体系。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续建廖坊灌区,改造赣抚平原灌区、潦河灌区等18个灌区,改善灌溉面积191.1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11.2万亩。

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国家规划内666座小(1)型病险水库、省规划内6000座小(2)型病险水库应急工程,实施国家规划内141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使其防洪标准和工程安全状况达到国家标准,实现水库、水闸安全运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500个小流域,治理崩岗9500座(处),治理坡耕地330平方公里,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加强威胁30人以上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治理742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对其中558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66200人实施移民搬迁。

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保障工程:建设全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系统、省市县三级公共气象服务网络。建设气候变化综合观测网、鄱阳湖气候与生态遥感监测中心、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建设赣州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3个人工增雨重点作业区。对93个基层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设鄱阳湖流域气象灾害应急示范工程。

4.城镇化建设重点工程

百城供水工程:新建、扩建、改造取水、净水设施和输水管网,在中心城市和人口较多的县城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工程。5年新增供水生产能力240万吨/日,扩建和改造供水管网3200公里

城市道路通达工程:重点建设设区市中心城区出城通道、新建和改造连接功能片区主干道路、打通断头道路,道路面积2500万平方米以上。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设立公交专用道,增设公交车站,提高公交出行比重,改善城市通勤能力。

城市燃气工程:5年新增设市城市和县城供气能力180万立方米/日,扩建和改造管网2800公里

城镇排水管网工程:5年新建改建排水管网2100公里,新建雨水管网900公里

南昌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工程全长28.325公里,设地下车站23座;2号线工程全长23.3公里,设地下车站20座。

5.卫生建设重点工程

二甲医院标准化建设工程:建设100所标准化二甲医院,实现县县建有一所二甲医院,保障群众不出县就能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工程:建设100所职业病诊断机构,实现所有设区市拥有职业病诊断机构,县县建立功能比较完善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和监管体系。

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工程:建设100所妇幼保健机构,实现县县妇幼保健机构具备妇幼保健、生殖保健的条件。

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工程:建设100所卫生监督机构,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达到建设标准。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进一步完善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管理和协调机制,强化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中的职能,明确部门工作责职。省级各有关部门应增强协同应对能力,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工作重点。各市、县政府也要加强对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通过整合力量,协调行动,共同推进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探索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体制机制。

(二)加大财政扶持,拓宽筹资渠道

逐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资金投入,支持建立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工作体系。加强我省气候变化综合监测网建设,支持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能力建设;支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进国外资金与技术,促进我省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的发展、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低碳城市、社区、园区和企业等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力度。在不违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和国际机构资金,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共管理和决策能力。

(三)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贯彻实施国家有关农业、森林、气候、水资源、土地管理、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节能减排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我省已出台的森林和水资源管理、鄱阳湖湿地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加快研究制定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可再生能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地方性法规;完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政策措施,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目标提供保障。加强对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综合监管力度,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和考核制度,切实落实各项任务和责任。

(四)实施宏观引导,加强统筹规划

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任务,并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十二五”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强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意图和政策措施。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规划,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及早制定和采取应对措施,变被动为主动,争取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先机,为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加强科技研发,提升技术水平

发挥我省科研机构和高校优势,加强产学研的联合,加快培育和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产业化和服务平台,建立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队伍。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以及能源开发、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尽快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估工作,开展气候变化对水资源、能源、交通、湖泊湿地、人体健康等的影响评估。跟踪国际国内技术进展,加强温室气体控制技术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研究。

(六)开展国际交流,促进项目合作

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争取更多的低碳发展项目获得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支持。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转让,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先进技术。加强培育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推动企业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互惠交易活动。充分利用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提供的资金,支持我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与技术开发。利用山江湖工程国际影响,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技术转移等方面加强项目合作。打造世界低碳经济与技术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推进低碳技术、低碳产品、低碳能源发展。

(七)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进一步完善应对气候变化人才培训制度,就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人才素质,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增强实际工作能力。要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组织多部门、多学科力量,开展气候变化评估、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预测等基础理论研究,推进关键低碳技术自主研发,扩大低碳技术示范和推广。积极引导资金投向低碳技术研发和低碳产业发展,鼓励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全面加强各领域各行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能力。

(八)普及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

各级政府要把提高公众意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要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互联网和报纸等传媒手段,开展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种社会力量,开展相关技术的培训,普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知识。在大中小学教学中,引入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内容。在社区街道和农村乡镇,开展科普教育。鼓励和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节约用电、用水,增强垃圾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建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消费模式。发挥企业参与和公众监督的作用,促进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江西省发改委办公室                  201325印发